(资料图片)
4月6日,阿拉善博物馆、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主办,阿拉善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文物局)、额济纳旗文物保护中心(额济纳博物馆)协办的“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在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开幕,展期至6月25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34件阿拉善珍贵岩画实物、6件草原石人像、30枚居延汉简、44幅岩画拓片,分为“仰观俯思·山海探幽”“千载咏叹·披图可览”“弱水流沙·木石共思”“丝路芳华·鉴古开今”四个章节,向观众奉献了一场兼具历史人文品格和学术水准的艺术飨宴。
展览现场,“汉·韵”居延汉简墨写体验活动及“岩·艺”岩画拓印体验活动深受市民的喜爱。通过现场互动,不仅传播了岩画与居延汉简历史知识,也让现场的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居延汉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阿拉善岩画的古老艺术气息。
阿拉善博物馆馆长张震州介绍说:“‘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自2018年在中国美术馆首展以来,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和甘肃省酒泉市、金昌市、武威市等地巡展7站。本次展览深度整合了阿拉善地区独具特色的文物资源,将沉寂千百年的古老岩画和居延汉简带到了松江区博物馆,呈现给广大观众,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艺术交流互鉴、加强馆际交流合作的同时,让文物“活”起来,也让更多申城观众认识阿拉善、了解阿拉善、走进阿拉善。”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阿拉善岩画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均有分布。自70年代起,陆续发现了环巴丹吉林沙漠岩画群、贺兰山西麓岩画群和阴山余脉岩画群。截至目前,在阿拉善地区共发现5万多组岩画。这些由北方游牧民族和部落创作的岩画,因分布范围广、现存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和画面质朴粗犷等特点,被称作“北方民族的历史画卷”。
岩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作为汉之遗墨、国之瑰宝的居延汉简与殷商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被称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书写时间跨度达270多年,内容极其丰富,对研究汉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律法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居延汉简虽历经千年,但墨色依然新鲜,书体多为隶书和章草,也成为后来者取之不尽的书法艺术资源。
(图片由阿拉善博物馆提供)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18 华东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